強化頂層設計 完善制度機制
——上海推動企業民主管理工作破冰前行
近年來,上海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聚焦難點熱點問題,凝聚各方合力,著力在頂層設計上破題前行,推動了企業民主管理內容不斷深化、形式更加豐富、體系逐步完善,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改革發展穩定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
一、始終堅持“三個不變三個順應”,高位合力推進企業民主管理工作
一是堅持市委副書記為廠務公開領導小組組長、各方共同參與的體制機制不變,順應多元聯動要求,與人社、高院、司法構建了多元預防化解勞動關系矛盾“四方合作”格局,將推進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融入企業內部自主調處、群體性勞資矛盾快速處置等機制中。
二是堅持維護職工權益,促進企業發展作為民主管理的基本任務不變,順應工會改革要求,努力將職工代表大會與集體協商、工會法律監督、法律援助有機整合,推進形成“四位一體”協調勞動關系體系。
三是堅持調處利益矛盾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心不變,順應社會建設要求,推進企業民主管理工作與法人治理、社會管理、平安建設有機結合。
二、主動抓住國有企業工會改革契機,源頭破冰推進企業民主管理工作
聯合市委組織部、國資黨委等單位在共同啟動國有企業工會改革中,將深化企業民主管理作為重中之重予以推進。
一是推動民主管理有效融入公司治理。明確要求將職工代表大會、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等制度納入企業章程、管理體系和管理流程,將運行情況納入公司年報。協調國資委修訂完善《上海市國有控股公司章程指引》,指導推進了59家市屬大型集團公司率先修改完善企業章程。
二是加強集團多級職代會制度建設。聯合市委組織部、國資、經信、金融等共同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國有及國有控股集團公司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集團公司職工代表大會目標定位、職權內容和規則要求,有效推動集團公司圍繞涉及企業改革發展全局性、根本性、指導性的重大事項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普遍性、傾向性的重大問題進行有效管控;協調推動國資黨委將推進這一制度納入企業黨建責任要求,使95%的市屬集團公司建立健全了多級職工代表大會。
三是源頭深化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聯合組織部門、國資委等廠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制定了《關于完善本市公司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加強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建設的若干指導意見》并將其納入黨建責任考核范圍。在提出建制要求基礎上,分別明確了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履職要求。特別是專章規范了董事會、監事會職責,明確董事會必須每年專題審議勞動關系議案,并納入社會責任報告對外披露;明確董事會在研究決定可能會給勞動關系和職工切身利益產生重大影響的事項時,應當事先征求并尊重職工董事意見;明確監事會重點監督落實公司董事會、經理層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推進協調勞動關系制度情況。這就為職工董事職工監事代表職工源頭參與公司治理找到切入點,從制度機制層面破解了長期以來困擾企業民主管理與法人治理“兩張皮”、難以融合銜接等問題。
三、深化拓展非公有制企業工會改革內涵,分類有序推進企業民主管理工作
在總結推廣顧村經驗基礎上,針對工會在協調勞動關系、履行主業主責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選擇兩個街鎮進行非公有制企業協調勞動關系體系建設深化試點工作,著力打造顧村經驗升級版,指導全市各地區予以全面推進。
一是明確要素管理、階段推進的思路。從非公有制企業發展規模、工作基礎等出發,通過將非公企業民主管理分為起步、基本達標、達標和示范四個階段梯次推進,不斷規范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完善集體協商制度。
二是大力推進區域(行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聚焦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推進建立勞動關系協調制度、開展工資福利待遇和休息休假為重點的集體協商、依法規范企業勞動用工等四大共性問題,先后在紡織、餐飲、物業以及社區、工業園區、商業街等建立了7163家行業性或區域性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覆蓋企業11.1萬家,覆蓋職工260萬人,較好地發揮了引導企業和職工規范有序調處勞動關系的啟蒙教育作用、促進企業依法規范用工的督促制約作用、推進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建有效運轉的制度保障作用、加強社區黨政組織與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經常性聯系的溝通交流作用。
三是實施工會定向勞動法律監督。推進發生群體性勞資糾紛企業和法律援助個案中嚴重侵犯職工合法權益企業建立工會、建立職工代表大會等制度。2018年以來,全市各級工會通過法律監督并有效運用工會“兩書”推動了92家企業組建工會、83家企業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上篇:
下篇:
主辦單位: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betacra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建議使用IE瀏覽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