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以來,走進甘肅、寧夏兩省區交界處,在蒼茫無垠的戈壁灘上,中蘭鐵路建設正酣,嶄新的鋼軌整齊地向遠方延伸。圍繞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標,一場持續性勞動競賽,助力中蘭鐵路跑出速度“+平安”“+創新”“+智慧”“+人文”的建設新景觀。
鐵路中衛至蘭州客運專線(甘肅段),是我國“八縱八橫”鐵路網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核心區域內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線路北起甘寧省界,向南經白銀市平川區、靖遠縣、白銀區,接軌中川城際,進入蘭州西客站。預計在今年底開通后,中衛至蘭州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現在的5小時縮短到1小時左右,對打通我國西北連接華北、東北快速客運通道的瓶頸,對于推進西部大開發、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持續強化風險管控,聚力打造“平安中蘭”——指揮部工會在各參建單位定期開展安全應急演練,從工程線施工、施工掛籃、腳手架、大型機械設備管理、火工品等安全重點工作出發,堅持每日班組班前安全教育,做到施工人員安全教育全覆蓋。
各工會小組聯合參建單位嚴格對照新安全生產法,圍繞“雙重預防機制”有針對性加強高空作業、臨電消防、起重吊裝及工程線安全等安全管理,確保靖遠黃河特大橋、漫灣特大橋、白銀南站等一批平安精品工程順利推進。同時,通過大棚育苗技術,適地適草、灌草結合、客土種植、噴淋澆灌,將170多公里的區間路基工程打造為“綠色長廊”。
面對疫情出現的新變化,指揮部各級工會組織規范應急小隊、愛心服務、封控慰問、工地防控、物資儲備、監督檢查等6個方面40項防疫措施,確保建設一線疫情持續有效卡控,封控職工切身感受到組織溫暖。
持續優化工藝工法,聚力打造“創新中蘭”——指揮部工會將勞動競賽與全路建設系統“保開通、保在建、保開工”中心任務緊密結合,堅持精品工程創建和樣板先行,探索建立首件驗收管理制度,組織力量編輯樣板實施專項方案,重點對關鍵技術進行預先檢驗,保證精品工程順利實施。
對照工程施組時間節點,聯合各參建單位工會組織創新工藝工法30余項,創建并完成21項科研課題,創造了多項“全國之最”。
中鐵建設承建的白銀南站、甘肅七建承建的秦王川站均采用BIM軟件,實現技術可視化交底,對關鍵工序細部節點進行模型拆解,并制作成可視化交底小程序,使施工人員更直觀便捷地理解施工節點做法,有效確保工期和質量。
據悉,中鐵建設承建的白銀南站,通過技術創新應用混凝土裝配式站臺雨棚技術實現新突破,成為全國最大雙柱雙懸挑裝配式結構。
持續完善管理體系,聚力打造“智慧中蘭”——在指揮部工會的督導下,各參建單位工會組織進一步完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扎實推進管理制度、人員配備、過程控制、現場管理等四個標準化建設,不斷提升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各參建單位通過研發二維碼圖像識別、現場檢查定位技術,強化對參建單位各級管理層、作業層現場檢查、過程盯控量化考核,實現不同職級干部全程盯控。探索推行“鐵路監理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視頻監控與監理盯控“兩只眼睛”盯現場模式。
白銀段落指揮部工會小組聯合各參建單位在2022年4月中蘭引入中川鐵路樹屏和新區插鋪42#道岔施工中,組織職工克服連續8個夜間作業等不利因素,順利實現了中蘭鐵路“牽手”中川城際鐵路,創造了國內有砟高速道岔在既有線路連續插鋪4組42號道岔的新紀錄。
持續強化思想引領,聚力打造“人文中蘭”——指揮部工會發揮工會干部、勞模先進、職工代表“三支隊伍”的宣傳引領作用,廣泛運用“工會主席上講堂”“勞模先進巡回講”“職工代表話感悟”等工會宣傳工作載體,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面對中蘭鐵路年底開通的目標,指揮部工會從“滿足運營職工生產生活需要”出發,及時跟進集團公司工會組織的生產生活區一體化建設,提前介入解決運營職工需求,為參建職工提供暖心服務。同時,堅持把鏡頭對準現場,深挖鐵路建設先進事跡和勞動競賽成果推送媒體,持續傳播鐵路建設好聲音,切實營造起良好的鐵路建設環境。
上篇:
下篇:
主辦單位: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betacra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建議使用IE瀏覽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