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競賽開啟以來,短短10天鉆井進尺深度一舉突破2萬米,累計鉆井深度突破13萬米,投產油井70口,投產水井17口,日產油能力達到203噸”——這組來自長慶油田采油十一廠合118-47井場的“新紀錄”,正是長慶油田“崗位建功十四五,油氣跨越6800”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火熱開局的一個縮影。
長慶油田作為中國石油的主力生產單位,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橫跨陜、甘、寧、蒙、晉五。▍^)的鄂爾多斯盆地為國家能源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近10年,累計探明油氣儲量占全國的1/3,年均凈增油氣產量當量300萬噸,相當于每年為國家貢獻一個中型油田。2020年和2021年油氣產量屢攀石油工業新高峰,連續邁上6041萬噸、6243萬噸兩大臺階,占國內總產量的1/6,成為中國第一特大型油氣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壓艙石”。
邁入“十四五”,肩負著“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的使命,長慶油田瞄準了更高、更強的新目標。4月25日,經全國總工會批準,甘肅省總工會、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中石油集團公司共同啟動“崗位建功十四五,油氣跨越6800”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
甘肅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包俊宗說,“崗位建功十四五,油氣跨越6800”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對于應對全球能源供需版圖深刻變革,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高質量建成了西部大慶,具有重要意義。在競賽中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推動長慶油田踏上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基業長青百年長慶的新征程。
競賽開展以來,西起賀蘭腳下,東至黃河岸邊,北抵陰山南麓,南至渭北高原,在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系列長慶紀錄、長慶速度頻頻刷新,一大批政治堅定、愛崗敬業、技能精湛的勞模先進和7萬多名高素質的石油鐵軍隊伍揮汗如雨,爭排頭、當先鋒,同時間賽跑、與發展競速,奏響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新篇章。
生產區域達5萬平方公里的長慶采油二廠,作為隴東千萬噸油氣生產基地建設和長慶油田增儲上產的排頭兵,堅持“原油、天然氣、輕烴、新能源”四輪驅動,今年具備400萬噸生產能力,“十四五”末油氣當量達到500萬噸以上,成為長慶油田油氣貢獻的頂梁柱、新能源業務的先鋒隊。在競賽中,采油二廠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引領,持續開展多工種、多層次、多渠道的技能比武和崗位練兵活動,以賽促學、以賽代訓、以賽促練,打造“一崗多能”“一人多技”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暢通產業工人成長路徑,打造高素質石油鐵軍。
長慶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廠廠長、黨委副書記朱廣社表示,通過在競賽中積極落實中央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全廠整體進入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如期建成本質安全型采油廠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示范企業。
地處隴東黃土高原邊緣地帶的長慶油田采油十二廠,山嶺重疊、溝壑縱橫,他們響應勞動競賽總體目標,在各個井場部署了“奮戰185萬噸、獻禮黨的二十大”賽場的同時,努力打造環境優美、綠色溫馨、生活宜居的生態文明和諧油區。他們細化勞動競賽相關實施方案和評比細則,拓展競賽的覆蓋面和參與度,通過勘探、生產、科研和服務保障的統籌發力,讓更多的職工投入油田建設的主戰場。
從4月底開始,長慶油田采油十一廠開啟了“奮戰60天產量硬過半”勞動競賽的序幕,為上半年各項任務實現“硬過半”錨定“作戰圖”。他們按照“創特色、創亮點、創一流”的要求,不斷賦予勞動競賽新的活力,廣泛開展技術攻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鼓勵職工參與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向新領域、新對象拓展延伸,推動競賽由體能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轉變。
“崗位建功十四五,油氣跨越6800”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也激發著川慶鉆探長慶鉆井總公司、西北管道有限公司、長城鉆探和渤海鉆探等參建企業的積極性。
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長慶鉆井總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呂鳳軍表示,川慶鉆探和長慶油田同根同源,幾代石油人接力奮斗,共同奮戰半個多世紀,共同譜寫了“磨刀石上鬧革命、低滲透里鑄豐碑”的華美樂章,川慶鉆探“復雜油氣攻堅者”品牌和長慶油田“忠誠擔當、創新奉獻、攻堅啃硬、拼搏進取”的精神已深深熔進雙方的血脈。在推進競賽活動中,將共舉“競賽”一面旗,同唱“跨越”一首歌,確保到2025年底,圓滿完成油氣產量、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三大目標,為地方經濟建設、為中國石油創建基業長青世界一流國際能源公司、端牢國家能源飯碗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上篇:
下篇:
主辦單位: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betacra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建議使用IE瀏覽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