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進事跡 > 勞模宣講

勞模精神為脫貧帶來動力——景泰縣宣講活動

來源:省總工會宣教部 更新于:2016年5月31日() 閱讀:


  5月9日上午,由省總工會副巡視員宋艷麗帶領的勞模宣講團,來到景泰縣開展“弘揚勞模精神,鼓勵勤勞致富,在雙聯精準扶貧中建功立業” 勞模事跡宣講活動。來自我省4名全國和省級勞模,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和樸實語言,給當地干部群眾面對面、零距離的宣講他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先進事跡,分享他們在創業進步中的酸甜苦辣。
  宣講中,全國勞模、天水市秦安縣綠康林果科技示范中心主任靳志強,全國勞模、白銀市靖遠縣烏蘭鎮黨委委員、東關村黨支部書記李常有,省級勞模、定西市通渭縣襄南鄉東坪村農民孫愛紅,省級勞模、定西市隴西縣菜子鎮二十鋪村黨總支書記賈根柱4名勞模分別生動地講述了自己通過勤奮勞動、誠實勞動、創新勞動帶領貧困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
  勞模們長期在基層和田間地頭,與清苦為伴,同群眾為伍,以擔當責任的態度,在促進脫貧致富、建設美麗鄉村、服務基層群眾的平凡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貢獻的事跡,鼓舞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成為大家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強大精神動力。
  景泰縣國土資源局華國雯這個月才被抽調參與精準扶貧工作,進駐喜泉鎮三臺井村開展幫扶工作才兩天,在會場,她邊聽勞模宣講,邊記錄一些關鍵詞。她說,三臺井村是一個純山區村,由于地處偏遠、村級道路沒有硬化,至今還沒有直通村上的班車,被調整駐村開展工作兩天時間來,她正在調查了解村里的情況,雖然是第一次下鄉,但是她已被那里純樸的民風和村民們渴望發展的眼神所感動。今天參加這樣的宣講活動,聆聽這些具有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勞模們宣講,感到收獲很多,勞模們的宣講為她補充了許多基層工作經驗,勞模們的事跡使她看到了農村發展的希望,勞模精神也將在精準扶貧中引領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
  離縣城65公里的正路鎮三墩村也是一個純山區村,地處二陰地帶,當地農民主要種植扁豆、小米等雜糧,靠天吃,雨水好的年景畝產也僅有百十公斤,村民收入極低,最困難時全村517戶中,貧困戶就占到了147戶。這幾年村上在各級政府的幫助下,利用國家富民好政策調整種植結構,利用二陰山區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分區種植文冠果5700畝和玫瑰2400畝,去年文冠果已掛果,初見經濟效益。同時村上還發展了育肥養殖,培育了8戶養殖大戶。據去年底測算,村民年均純收入由原來的200元提高到現在的1000元,大部分村民脫了貧。該村黨支部書記閆世虎在宣講現場說,宣講的4位勞模都是農民,勞模們發展初期和三墩村村上的人一樣窮,但是勞模們能吃苦、肯學習,富了以后還不忘鄉鄰,帶領大家一起奔小康,勞模們的創業精神和創業的事跡,將為正在脫貧致富路上的廣大農民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閆世虎告訴記者,目前村上正在實施幾個引資項目,回去后要抓緊落實好這些項目落地,以帶動村上的農業生產,讓村民們早日富裕起來。
  紅水鎮鎮長侯治天告訴記者,紅水鎮在縣城西北58公里處,地處騰格里沙漠邊緣,是典型的風沙片區,由于特殊的惡劣氣候條件,加之當地農民思想觀念陳舊,農民靠當地傳統的種植業收入極其微薄,全鎮2萬多人口,貧困面卻高達22%。今天聽了勞模們的事跡報告,自己感觸很深,勞模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幾十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難,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和條件,一步一個腳印,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走出了貧困,過上了富裕的好生活。勞模們走過的路,雖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勤勞致富,這正是現在走在脫貧致富路上農民們所需的精神動力。同時,勞模們宣講的在農業生產中總結的經驗、技術,以及農村土地流轉的事例,都為自己提供了很好地啟發。侯治天說,紅水鎮目前也正在排除萬難,大力改善種植結構,引進新技術,發展林果業和枸杞種植,同時也在通過加大、規范土地流轉,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市場對接方面也正在做積極的努力,回去后一定要把勞模的事跡講給村民們聽,增加村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


上篇:

下篇:

標簽
相關內容
    • 中國甘肅
    • 中工網
    • 中央政府
    • 中華全國總工會
    • 甘肅職工旅行社

    主辦單位: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betacra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建議使用IE瀏覽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顏色

    男人的又粗又长又硬,波多野结衣黑人全集,大片免费播放器免费观看